
夸父逐日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夸父逐日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夸父逐日说课稿1一、说教材
(一)地位、作用
《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被编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险篇中。本单元集中了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旨在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学习探险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目标:知识 掌握基本 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并在课堂内背诵。
能力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并锻炼概括分析的能力。
情感 学习夸父的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重难点:夸父形象分析和主题理解(学生对于古人的情况不太了解,极有可能对主题的理解产生一些偏差,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题,还增加了一则《后羿除害》,让学生比较分析。但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
二、说学生
本课是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中,而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不少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学习的方向也大致明确。同时,这则神话的篇幅很短,因此学生在字词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教师只要提点一下重点字词,学生应该可以疏通文义了。
三、说教法
本课时拟采用如下教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讨论探究法。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讨论合作的能力,学生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此,学法也很重要。可归纳为如下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字词,培养语感,熟读背诵。
2.圈点法。让学生学会抓重点字词,找重要语句来理解课文。
3.讨论法。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学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与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3’)
让学生看“夸父逐日”的图片,谈谈对夸父的最初印象。
(画面比较直观,夸父强壮充满力量的形象能产生较强视觉冲击,从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夸父的力量,更容易进入“逐日”的话题。)
(二)感知(这部分主要让学生疏通文义,了解内容)(15’)
1.听录音,掌握读音与停顿。(掌握停顿有利于内容的理解)
2.朗读。自读、点名读、齐读。(反复朗读,培养语感)
3.轻声自由朗读,圈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并思考意思。
4.同桌合作解决重要字词,并试着翻译出全文。
(以上两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寻找重点文言子词,这对他们古文阅读很有帮助。因为往往掌握了重点字词全文的内容就容易把握。而同桌的合作能扫清一些障碍,在合作中学知识、共进步。)
5.请学生讲一下重点字词及意思,教师适当提点。
6.请一生翻译全文,其他人听有无出错,并作相应纠正。
(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有限,一些与现代汉语用法有出入的字词可能会出现一些理解错误,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责任了。教师可采用一些媒体,如黑板、幻灯等将重点字词进行归纳,加深理解记忆。)
7.同桌互译一遍,并自读几遍试背诵。
8.点名背、齐背。
(此则神话很短,背诵方面也不会花太多时间,绝大部分人能在课内解决背诵,点名时可以给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探究(15’)
(在熟练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工作了,而这一项工作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教师拽着那根“线”就可以了。)
1.四人小组讨论,找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引导提炼出集中、重要的问题。如:怎么看待夸父的“逐日”? 为什么要写“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结尾? 这则神话的主题是什么?(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人物、情节设计、写作目的等设计问题。)
2.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由代表作好记录。
3.学生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围绕神话的产生背景与积极意义作适当的引导,并将答案小结并板书。
(这些背景是学生不太清楚的,教师有必要提一下,这有利他们解答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助于他们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教师可适时作一些阅读指导,如让他们从人物、情节中心、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阅读。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分析重点,找准理解的关键。但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提出的问题也有可能回缺乏价值,教师要在肯定鼓励基础上提醒他们再思考深入些。同时,教师还要作好问题的增删工作,提炼出主要的研究点:夸父的形象与神话的主题。学生的疑问可能比较多,但有些是缺乏研究价值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删减。)
4.比较阅读,深化主题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掌握神话主题,引入了课外的材料《后羿除害》。因为神话产生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古人因科技的落后对自然产生的好奇。
比较,思考:两则神话有何共同点?
明确:即主题的相似性。(此处可点到即止。)
(四)延伸(10’)
学生阅读李锐的《旷日持久的煎熬》,思考:联系实际说说“夸父逐日”有什么现实意义?写几句简单的读后感。
(此文主要讲的是凡是去往“大泽”的路都遥遥无期,无数追求真理的人“道渴而死”,但还是不断有人奔向“大泽”。设计次环节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学习中会有很多障碍,要想喝到“水”,就要学习夸父的精神。同时还可以锻炼一下写作能力。)
(五)小结(2’)
1.学生再谈对夸父的认识
2.教师做鼓励性小结
(此环节与引入照应,旨在让学生明白,只有深人分析文章,对内容才会有更深入、更深层的理解,让他们学会思考。)
(六)板书
夸父 逐 日————有宏大志向
勇于探索 (夸父精神)
(古代人民)(追求、探索、征服)(自然) 造福人类
六、时间安排
导入(3分钟) 感知(15分钟) 探究(15分钟) 延伸(10分钟) 小结(2分钟)
七、说理论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一些课外姿势的补充。此教学设计正是根据这一理念针对初一学生设计的,比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夸父逐日说课稿2一、说课标和教材内容
《夸父逐日》是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神话与传说,其中既有中国 ……此处隐藏6886个字……>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掌握神话主题,引入了课外的材料《精卫填海》。因为神话产生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古人因科技的落后对自然产生的好奇而不断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征服。
比较思考:两篇文章在写法、内容、主题上有何共同点?
(五)、体验反思,板书小结(3’)
1、鼓励性小结。(青春,因为创新而美丽;生活,因为神话而神奇。愿你们永远富于创新,热爱神话,拥有美丽人生!)
2、板书回顾:各位评委,说罢实战演练,再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把课文最简要、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出来,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内容一目了然
夸父逐日有宏大志向
七、时间安排
导入(4分钟)感知(13分钟)探究(13分钟)
延伸(7分钟)小结(3分钟)
各位评委,本文的文言文特质注定了教学应以灵活多变的朗读来带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领悟。本节课,我以情读为主线,紧扣文本,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引导学生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突出了学习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过程,我主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语言对话、与人物对话,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至此,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统一。谢谢大家!
夸父逐日说课稿5一、说课标和教材内容
《夸父逐日》是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探险,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能深切的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选自《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课文讲的是巨人夸父立志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这篇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反映了远古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这篇神话由于充满幻想和离奇的故事情节,篇幅短小精悍(37个字),语言浅显易懂,比较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品味,容易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以往的生活或阅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以各种方式接触过这个神话,学生读懂课文肯定问题不大。但这毕竟是一篇用古文写成的文章,这样的语言对古汉语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因此,如何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和培养学生对古文阅读的兴趣,以及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将成为本节课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并结合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了本节课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 了解《山海经》的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重点)
2. 积累文言词汇“逐走”、“入日”、“河渭”、“大泽”等。(重点)
3. 分析夸父的形象,理解文章的主旨,熟读并背诵课文。(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执教本节课,在总体思路上,我打算以读为突破口,并贯穿整节课始终,然后结合文本中的重点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通过想象走进文本、丰富文本、感悟文本、升华文本,把想象作为一个沟通文本内容和文本精神内涵的桥梁,而想象则正是小学生最擅长也最愿意做的事情,只要老师能够适时、合理的创设情
境,其余的一切便会水到渠成。因此,在本节课上,我将主要采用谈话法、朗读法、创设情境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和选择也很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此,学生在本节课上将主要以读悟法、圈点法、探究法等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并且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将贯穿整个课堂。
四、说教学步骤及教学环节。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具体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组织两个学生讲述自己读的神话故事。然后,老师通过幻灯出示一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说图画上分别画的是哪一个神话传说的情景,并简介其内容。这组图画是经过老师精心选择的,色彩丰富、明丽,形象生动、传神,意境古朴、苍凉,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很快便会被带到一个神奇而又绚丽的神话世界中去,也为整节课营造了一个浪漫的情感氛围。在如此的氛围中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充满期盼!
(二)、读中悟法
1、先听老师范读课文。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停顿、该用什么语气、什么语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小组赛读,评读。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培养语感,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
3、译读 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两人小组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交互进行,进一步熟知课文大意。积累本文的古汉语词汇,提升阅读古文的能力。初步感知夸父的形象。
4、复述课文 学生用自己的话,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人物的感知来复述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下一步的研读夯实基础。
(三)、合作探究
1. 评人物:你认为夸父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
2.品结构:故事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有何用意?
3.析主题:这篇神话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默读课文,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后,在全班展示讨论,深化、完善。这几个问题浅显易懂,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再解决这几个问题并没有什么难度。
(五)、吟咏品味
在学生展示完作品之后,我会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再次回到文本上,这次是小声地、轻轻地、慢慢地读,并且边读边思考:从夸父追赶太阳的脚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话想对夸父说吗?然后可以相互交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夸父身上那种敢于追逐太阳、追逐光明、追逐幸福,敢于牺牲,死后也不忘造福人类的精神和他那悲壮、豪迈的英雄形象。最后,老师再通过必要的讲解(主要是神话产生的背景)让学生理解本文所揭示的意义:即我们的先人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从而顺利攻克本节课的难点。
接着组织擂台赛,让学生争先恐后地比赛背诵神话,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五、板书设计
追——渴——饮——死——化
六、教学效果
本节课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和大胆、丰富的想象,准确而又深刻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感悟了作品的意义,受到了语言和情感的熏陶。同时,通过对学法的指导、运用和总结,也给他们今后的文言文阅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囿于导学案和幻灯片,课堂容量小,设计的问题缺乏创意,学生展示的结论过于单一、片面。受教参的影响,课堂上原生态的东西较少。课堂秩序井然,但缺乏活泼。
20xx年5月23日